comscore
国内

【峇冬加里土崩】20分钟内触发二次土崩  自然失稳酿悲剧

这起悲剧是我国史上第二严重的灾难。—照片: NSTP

夺走31人性命的峇冬加里土崩事故调查报告出炉,将土崩原因指向降雨和地质问题,无关人类活动。

由公共工程局、矿物及地质研究局、气象局和水利灌溉局等各单位,组成的工作小组委员会,历经10个月调查,终于为这起悲剧厘清肇因。

国家灾难管理机构今早(18日)10时公布的完整报告点出,去年12月16日凌晨时分,在峇冬加里发生的土崩分为两个阶段。

当时,由于私人土地的坡脚处水分饱和度太高,形成120米长、14米深的滑坡区,涉及地段包括峇冬加里通往云顶高原路段(Jalan Batang Kali-Genting Highlands)。

第一次土崩后,滚滚的泥石流堆积在距离营区大约550米处,形成一种“临时水坝”,并于20分钟后崩塌,酿成第二次的山体滑坡,最终淹没营地。

报告也点出,事发地点的道路维修按期进行。—照片: NSTP

土崩前连续5天降雨

报告点出,降雨是这起悲剧的主要推手,尤其事发前,连续五天频频下雨,影响事发地点的自然环境,雨水的积累推高土壤湿度,从而埋下土崩隐患。而在事发前30天降雨气候,也是关键因素。

此外,土壤和岩层中地质的渗流变化,产生连锁效应、影响坡地的稳定性,也成为触发土崩的另一个原因。

至于外界关注的人为因素,报告也给出了答案:人类活动或许可能影响坡地稳定,但调查过程中,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实质证据,将人类活动和土崩事故串联起来,所以推断灾难原因是因为自然失稳。

报告也提出五项建议,包括制定联邦道路和州际路段的风险图、定期检查道路。

至于《2009年至2023年的国家斜坡大蓝图》也应该延长15年,加强斜坡管理,并且善用科技投入分析和管理,同时严格执行营区指南,预防悲剧重演。

报告也建议执法当局严格执行营区指南。—照片: NSTP
Loading...
即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