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mscore
声汇八方

【孙和声】安华的普世远景: 读解《亚洲文艺复兴》

亚洲文艺复兴的中译本可说是因势而生的产品。

“作者大量引用古今东西哲人的语句,如梁启超的新民论,特别是有关东西文明应如何共处和沟通的建议非常适用于大马。”

随着安华当了大马首相,市面上便出现好几本有关安华的书。人文学者祝家华牵头把安华在1996年出版的旧作《亚洲文艺复兴》(The Asian Renaissance)译成中文,还为此书写了长篇导论。

这本书的书名,实为本书所收集的九篇文章中的第一篇。所谓文艺复兴,是指14至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场强调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社会思潮;之所以称为“复兴”是因为这股思潮回归到古代希腊罗马的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,从中汲取思想资源,并做新的发挥与诠释。

通常,伊斯兰学者强调西方会出现这股文艺复兴,可归功于伊斯兰学者在9世纪时便把古代希腊罗马著作发掘出来,而再回流到欧洲。这是因为,在欧洲中古时期希腊罗马的文明已被神学家所中断。

经济增长提升亚洲认同

安华认为亚洲会出现文艺复兴,主因在于亚洲出现高速经济增长与繁荣,从而使提升亚洲人的信心,以及对本身文化身份的认同。易言之,经济繁荣是亚洲文艺复兴的基础。对安华而言,亚洲文艺复兴的重点,在于亚洲传统道德与宗教的复兴;与欧洲文艺复兴不同的是,欧洲的文艺复兴通常对神学与宗教持批评态度,而亚洲则否。

只是,安华在本书中并没有具体而微地讨论亚洲文艺复兴的内容,反而是更强调东西方文明的共生与沟通。本书还特别探讨了有关民主与公民社会;正义与法律;经济与伦理;以及人性化经济等课题。

从书中的内容来看,很明显的此书也带有很强的因势立论的倾向。因为在1990年代,前苏联与东欧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,其中,民主与公民社会已成当时的热门课题,而当时的大马也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,而流行谈论民主化与公民社会。

安华与马哈迪不同之处在于,1990年代马哈迪的权力达到高峰,而且国阵在1995大选也获得大胜。当时的马哈迪意气风发,而且时常批评西方的各种毛病,与此同时马哈迪强调亚洲价值观,企图以亚洲价值观抗衡西方的各种不良影响,也借此来强化其主导的威权体制。

安华不同阶段的定位

反观安华则欣赏西方文化,而且认为西方的文明对世界做出不少贡献,如科学与技术、民主人权与法治等。显见,安华是在唱反调或至少平衡马哈迪对西方过于激进的批评。比如说,安华虽然在书中也提到亚洲价值,但并未深入探讨而只是一笔带过,反而是广泛与深入地探讨民主、人权与法治。或许可以说,由于马哈迪掌权,他不得不委婉地批评马哈迪的作风。

说起来,安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突出特点,如在1970年代时他是反体制的伊斯兰主义者,也很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;在1980年代,由于他已成体制中的精英,反而流露出强烈的马来民族主义倾向;进入1990年代,他又表现出更富有温和中庸的多元主义倾向。

只是当他当了首相之后,或许出于政治现实的考虑,他又成为老谋深算与现实的政治人物。如,为了保住掌权,而不惜牺牲正义与法治。在2024年,大马的新闻自由度甚至从世界排名的73剧跌到107位,或许有人会认为,这是为了顾全大局。

这本书出版之后,不少人把安华定位为自由主义者(liberalist);只是,安华从不说自己是自由主义者,而只强调是民主派穆斯林。这也不难理解,毕竟大马的主流马来穆斯林社会,对自由主义和世俗带有反感。对政治人物而言,若承认自己是自由主义者或世俗主义者当然是很不利的。实则,安华本人也说马来西亚既非世俗国也非神权国,可见,他对世俗主义是持有保留的。

此书所倡導的不同文明应如何共处的价值,是值得广而告之的。

大马迫切需要的价值

整体上言,从本书的内容来判断,所谓亚洲的文艺复兴,其实只是安华个人的愿景,而未必是事实。比如,在《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》一章中,安华便多处提到伊斯兰正面对着各种各样严峻挑战,如贫困、文盲、失业、底薪、居者无其屋、教派冲突等。如果伊斯兰世界不能够克服这些挑战,就会被世界所边缘化,因此与其说,伊斯兰世界正在兴起一股文艺复兴,不如说该如何摆脱困境。

按常理来说,文艺复兴给人的观感,应该是亚洲的各个主要文明中的正面,与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与制度的复习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即便在印度,自1980年代以来,兴都教本位的兴都民族主义影响力日趋扩大,进入21世纪甚至取得执政权,而且还进一步削弱世俗主义以及歧视少数教群,特别是占人口12%的穆斯林少数民族被受歧视。

其实,这本书更像一本有关评介古今东西文明的好书。作者大量引用古今东西哲人的语句,如梁启超的新民论(或许,这是当时巫统提倡的新马来人论的思想来源)让读者受益不浅,特别是有关东西文明应如何共处和沟通的建议非常适用于大马;毕竟,大马本身便是汇集各种东西文明的集中地。不同的族群与教群,应该多吸收东西文明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与制度,如公平、正义、同情心、同理心、宽容、人道主义和异中求同的多元包容心等。

安华在书中所宣扬的价值,正是现阶段的大马颇迫切需要的价值。

 

 

作者简介:
1955年生于霹雳江沙,祖籍潮州普宁县。小学就读于江沙崇华小学,由于大水灾转入霹雳和丰兴中国民型小学与中学。曾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贸易学习及到日本学习日语。1990年回国在日资公司当译员和公司顾问。现为退休人士,居巴生,为巴生滨华老友联谊会时事讲座主持人。

 

 

 

本文乃作者观点,不代表《八度空间华语新闻》立场。

Loading...
即时